★視知覺的定義★

    「視知覺」是指大腦接收和辨識訊息的過程,包含視覺刺激擷取、組織視覺訊息,最後再做出適當的反應。視知覺讓我們可以了解眼睛所看到的訊息,因此能去辨識各種物品、書寫閱讀、判斷位置及距離等。

    我們利用視覺來看東西,其中的能力包括固定視覺、追視、掃瞄、視力、聚焦能力、雙眼視覺及立體視覺,以上這些能力幫助我們了解這個世界,也幫助我們閱讀與寫字。

 

★視知覺的功用★

視覺認知能力包括

1.視覺注意力

↘東西出現在眼前,能不能注意到  (改變注意力、警醒度的高低)

↘注意到之後,能不能持續注意  (注意持續度)

↘如果眼前很多東西,能否選擇性注意哪個東西,不重要東西能夠忽略  (選擇性注意力)

↘必須同時注意兩件以上事物時,能妥善分配及應用  (分離性注意力)

2.視覺記憶(記憶容量)

    把現在看到的東西(短期記憶)和以前的經驗(長期記憶)作比較,加以分類、整合再儲存在大腦中,即是所謂的視覺記憶。例如:媽媽一開始指著狗告訴小朋友這是狗狗,小朋友看到狗有四隻腳的特徵,日後只要看到四隻腳的就會說這是狗。直到記憶累積越來越多,分類越來越細,就能進一步發展出區辨各種東西的能力。

3.視覺區辨(細節區辨、主體背景區辨、視覺訊息過濾)

    能過濾背景訊息的干擾,認出物品之間特徵的異同點,接著進行配對。例如:小朋友從經驗中知道不只是狗有四隻腳,貓、獅子、長頸鹿都有,會正確的區分彼此的不同。

    另外還包括辨認東西的顏色、質地、大小、粗細,對於形狀大小、位置、環境改變,也可以認得出。例如:小朋友的杯子被東西擋住一半了,或是翻倒在桌上,雖然形狀不完整,或放的位置不對了,還是認得出那是自己的杯子。

4.視覺想像

    能不用看到物品,大腦就能想像出具體的樣子,比如:老師說「畫一朵花」,能夠聽到話之後想出花的樣子,最後畫出正確的東西。


視知覺與書寫的關係

1.視覺注意力

    讓孩子能夠注意到紙筆間的關係,課本或黑板上的格子、字形等等,也讓孩子能夠專心的注視老師,了解目前要做的是什麼,抄黑板抄到哪裡,新字的筆畫有哪些。

2.視覺記憶

    記住「十」是兩條線交叉的組合,之後能夠看到兩線交叉就記得這叫做「十」,記住整個字後抄寫新的生字,而非看一下寫一筆劃,寫完卻還忘記怎樣寫。

3.視覺區辨

    能夠分辨「十」、「ㄨ」、「人」之間的不同,能將字拆成各部件書寫,例如「碧」拆成「王、白、石」書寫,而不用重新學習這個新字。

4.視覺想像

    以上能力都具備了,老師說寫「十個人」能夠直接提取大腦中的訊息寫出來,將字的書寫過程從大腦提取出來「自動化」的書出這個字。

    因此我們了解到如果上列中有一個步驟出問題,孩子更高階的視覺認知能力就會變弱,進而影響到孩子的書寫、學習、成長等等能力。

 

★視知覺發展不佳的特徵★

↘「視知覺」可能有問題的狀況:

●有做過視力檢查,眼科醫師都說沒問題,但是孩子常常漏看了許多東西。
●一般的孩子都愛看卡通或玩具,但我的孩子卻沒什麼反應。
●看到有興趣的,眼睛馬上發亮,他都只看自己想看的,其他的都裝作沒看到或分心、視線馬上跑掉,上課東看西看就是不看黑板不看書。
●似乎常找不到東西。
●花很多時間在陪伴孩子畫圖及簡單閱讀上,但是孩子總是學不會。
●書寫時會跳行漏字,學新字時,容易漏掉筆畫或是多寫筆畫。

↘當孩子的視知覺發展不佳時,可能會對他的生活或學習造成哪些影響?

●注意力不集中

    當孩子的視知覺能力不佳,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有治療師指出:「應先處理孩子的視知覺問題,而不是單獨訓練專注力。」其實只要給孩子一些時間練習,讓大腦學習處理訊息,專注力也會隨之提升。

●文字辨認能力不佳

    由於知覺能力較弱,孩子剛開始學寫字時會出現顛倒字或相反字;而將來上了小學寫國字,無論多一橫或少一劃自己也難以察覺。

●動作慢半拍

    而視知覺問題在動作方面的影響,當孩子在幼兒園跟著老師做韻律操時,他的動作經常慢半拍,因為他要先看老師做的動作以後,在大腦進行處理,才能確定自己要舉哪隻手、抬哪隻腳。

●自創文字或詞彙

    當孩子的視知覺能力不佳時,為了在日常生活表現平順,會自創文字或詞彙。例如﹕電視廣告「兒童專用奶粉」,孩子可能會唸成「兒童專心奶粉」。他進一步解釋,孩子聽到「專」字時,大腦覺得要辨認下一個「用」字太花時間,加上大人常對他說「專心」,於是直接講出「專心」的詞。另外,孩子在書寫時也會出現跳行、漏字等問題,並出現多一筆、少一劃的自創文字情況。

●無法聯想形狀

    舉例來說,老師畫了一個圓,問孩子:「這個圓像什麼?」多數孩子會聯想到「月亮」、「月餅」,甚至有的會回答「像爸爸車子的方向盤」。然而,對於視知覺有狀況的孩子無法做到這一層,就他而言,由於處在辨認形狀的階段,他知道這是一個圓形,但無法跟過去經驗連結。

●缺乏視覺推理能力

    視知覺能力不佳的孩子缺乏視覺推理能力,所以跟孩子玩順序圖卡時,假設第1張圖是「一顆種子」,第2張「種子發芽」,第3張「長出小樹」,第4張「長成大樹」,他無法針對視覺推理進行順序排列。

●認人能力不佳

    對於視知覺有問題的孩子而言,他花很長的時間才將人的樣貌視覺記憶下來,如果今天放學,媽媽換了新髮型再去學校接他,即使媽媽站在面前他也可能看不到,因為媽媽的髮型與他記憶中的不一樣,影響他的聯想,他必須用其它線索來辨認。

●無法具體描述

    視知覺能力弱的孩子難以具體描述狀況,或所描述的情形不是重點。例如:孩子放學回家跟媽媽聊學校中午吃的水果,以香蕉為例,孩子可能會說:「今天吃的那個有一點一點黑黑的」,無法具體描述水果是長長的、黃色的、要先剝皮再吃等特徵。

●距離辨別錯誤

    由於視知覺出現狀況,因而影響孩子對距離辨別出現錯誤判斷,也因此,過馬路時無法辨別從這個紅磚道走到對面的紅磚道的距離以及所需時間。

 

★視知覺系統失調的改善參考★

◢排積木

    如果孩子的手部能力還不成熟,可以讓他玩積木,並引導他排出一列一列的平面積木。

◢拼圖

    玩拼圖,從片數少、片數較大的拼圖開始。剛開始時,先引導他找出其中一邊或兩邊外圍平滑的拼圖,交由媽媽拼,讓孩子從中產生幫忙的成就感,也有練習效果,然後再慢慢練習自己拼 拼圖對孩子會覺得困難,是因為要根據線索來運用完整形狀的聯想,例如:看到一根手指,就要辨認這是一個手掌,經由聯想找出其它拼圖。

◢七巧板

    拼七巧板的難度在於題目是一個完整的圖,但沒有拼湊方法,所以孩子要依照圖案找出線索來拼七巧板。

◢堆疊積木

    生活視覺仍以立體空間為主,因此可以跟孩子玩堆疊積木,用積木蓋城堡或停車場等。在堆疊積木的同時也教導孩子,房子必須由低而高蓋,無法先蓋上面再蓋下面,建立孩子三度的視覺空間。

◢點數積木

    所以帶著孩子的手指點一個積木數「1」、再點一個積木數「2」,在點數過程引導孩子藉由手指觸覺辨認積木,才不會他視覺移開再回來時,無法對焦正確的積木。

◢花色配對

    可利用襪子、衣服來教孩子花色配對,甚至教他辨認爸爸、媽媽、還是小妹妹的衣服,除了辨認大小,也學習從花色分辨男生與女生衣服的不同。

◢紙筆訓練

    不建議讓學齡前的幼兒拿筆寫字,但可以讓他拿筆玩,最簡單即是玩「連連看」,從1連到2、再從2連到3……,在圖案中找到目標即是練習背景搜尋能力。連好後是為一張線稿,家長可讓孩子描一次線稿,再用立可白把某個線段塗掉並重新影印一份,引導孩子觀察這張圖畫是什麼?例如:人臉,臉上有眼睛、鼻子,還少了什麼?由孩子自己畫出嘴巴,訓練完形聯想能力。

◢丟接球

    在動作方面,可以跟孩子玩丟接球遊戲,訓練空間關係和形狀恆常。當爸爸媽媽丟球給孩子,孩子看到球由遠而近飛過來,由於球的形狀恆常,他必須先辨別球的體積,如果辨別得太小,手會被球打到;若辨別得太大,他的手張太大反而接不到。

◢摺紙

    小動作方面,不妨帶著孩子摺紙。媽媽摺一個,孩子也學習摺一個,從簡單的對摺開始,一個一個步驟來,不見得一開始就摺紙飛機。如果孩子對摺紙興趣缺缺,可採用相反順序的方式,讓孩子做最後一個步驟,例如:媽媽摺紙飛機摺到最後一個機翼交由孩子摺,當孩子完成這個步驟時就能玩紙飛機,從中也提升摺紙的興趣。而這練習的過程含概了空間關係、視覺記憶,因孩子必須記憶媽媽摺紙的動作等。當孩子更進步時,家長可以讓孩子一次摺兩個步驟,訓練序列記憶。

◢讀數字

    可以準備圖像卡或數字卡來引導孩子這是什麼數字或動物,讓他讀,訓練辨識能力。當孩子大一點,父母可以像投影片般一張張顯示一連串的數字卡,訓練孩子辨認與讀的速度。

◢大家來找碴

    跟孩子玩「大家來找碴」遊戲。拿出兩張圖案,讓孩子辨別兩者的不同。首先會運用到視覺記憶,接著找尋目標,即是訓練背景搜尋能力。接下來,還可以訓練長一點的視覺記憶,讓孩子看完其中一張圖後將它蓋住,再讓孩子看另一張圖,引導他思考這張圖與前張圖的不一樣。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感覺統合 視知覺 視覺
    全站熱搜

    羽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