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中文系教授蔡英俊】
練作文,別一頭栽進稿紙裡
作者:採訪整理│何琦瑜、林玉珮、李忻蒨 改寫│陳雅慧 2013-11
現在老師花很多時間批改作文,這種努力與方向不見得是對的;從拿到題目到產出作文,過程中的引導,才真能練就學生的寫作好功夫!
寫作原本就不該僅是升學考試的一個科目。在網路和知識世紀,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社群媒體上,透過書寫表達自己。寫作更不只是少數文人雅士專屬的特殊技能,而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也可以學會的能力。
透過寫作的學習,可發展更高層次的思考能力,如分析、綜合、評估和詮釋。寫作的困難正是可貴之處,因為對於學生的學習要求,不只純粹把所學的資訊「拷貝」出來。
美國教育部教育統計中心的報告指出,有效的寫作技巧在人生中每一個階段都很重要。不論在學校或是企業,學生都要能夠以清晰、簡潔的方式,傳達複雜的概念和資訊。良好的寫作技巧能協助學生傳達觀念、分析資訊。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蔡英俊,也長期擔任清大寫作中心指導老師、參與基測作文測驗研發。他觀察,台灣學生學習寫作最大的困境是欠缺好的教材和教學:學生不知道寫作可以學、老師也沒有自信可以教好寫作。
以下是蔡英俊以多年的學術和寫作教學經驗,深入淺出的完整分享學習寫作的方法和態度......
寫作學習有三個重要的面向:
第一是立意取材與構思;
第二是結構與組織;
第三是遣詞造句。
學習面向❶ 立意取材與構思
立意取材就是當一個題目出來以後,怎麼讓學生從自己的經驗中找尋材料,這些經驗包括閱讀來的或自己實際生活中得來的經驗,用以確立並發展你要掌握的題旨或意念,這是一個重要的訓練。
當一個寫作題目出來的時候,老師不是要學生馬上開始寫,而是應該跟學生先行討論,這個題目可以聯想到什麼。腦力激盪的部分很重要。老師應該停下來跟學生說,由這個題目你想到些什麼,讓學生開始搜尋相關的回應或經驗。接下來才是固定具體化的過程,把那麼多的材料、範圍逐漸限制下來,這是老師跟學生透過交談討論可以做到的。
比如說,基測作文考「夏天最棒的享受」。可以讓學生想想看,夏天有什麼樣的特性?享受是什麼?夏天的享受是什麼?然後,夏天中「最好」的享受是什麼?一層一層跟學生討論,讓他把可以想到的材料從很龐雜的範圍中取得聚焦點,透過聚焦的過程,讓學生找到一個他覺得在夏天中最好的享受。老師如果善於跟學生對話,題目本身是可以做很多提示與討論的。但這也是我們在寫作教學現場中最缺乏的互動。
另外,就立意取材方面,也就是在掌握材料與呈現材料上的四個能力:
1.「敘述」的能力。比如我們今天訪談的工作結束之後,如果是一個學生,你可以問他說:今天做了什麼事?他可以開始描述訪談的起因以及進行的過程。那個敘述的動作,就是他在反省他的經驗,他要敘述他曾經做過的事、今天所發生的事情的來龍去脈。敘述的能力是基本能力。
2.「描寫」的能力。他眼睛所看到的事物、耳朵所聽到的聲音,他都可以說出很具體的東西,甚至是他的味覺或身體所感覺接觸到的東西,他都要能夠說得出來,那是描寫的能力。
3.「說明」的能力。接下來更抽象一點,對某些東西進行「分析」或「說明」的能力,譬如怎樣操作一個機器?一個藥品包含哪些成分?怎麼樣做一個實驗的過程?這些是說明的能力。我們生活在這裡,颱風要來了,而颱風是什麼?你怎麼樣說明颱風?這就是說明的能力。甚至當下的知識與生活世界中,什麼叫做奈米?什麼叫做基因?都是可以訓練說明能力的提問。
4.「議論」的能力。同意或不同意這個觀點?同意或不同意這個政策?都可以辯論。辯論即是議論的一種能力。一般來講,這四種能力,從敘述、描寫、說明到議論,牽涉到學生組織生活與知識材料的能力。
這四種能力的培養,需要累積和進階。其中,敘述自己親身經歷的或是講述別人的經歷,這種敘述能力是最基礎的,也是孩子最早需要訓練與培養的能力。接下來是描寫能力: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身體碰到的,那個外在的對象及其所引發的感覺是什麼?看到一朵花,花有哪些特點可以描寫?花有顏色、有形狀,就可以不斷去進行細部的描寫,而學生的觀察愈明確細微,他的知識也就愈充實豐富。
從「敘述」到「描寫」的能力,這大概在九年級以前就要努力養成,然後才是「說明」跟「議論」能力的訓練。說明與議論,一般來講,是到了高中後期到進入大學所需要培養的能力。針對一個概念或問題,要怎麼去說明與討論,這就是所謂的「學術寫作」(academic writing)的基本格式。所以這四種基本能力的學習又跟年紀與認知的發展有關。
說明跟議論,更是現代公民必備的能力。例如在討論一個政策時,不論你同意或不同意,都不應該只有單純的情緒反應,只是決定於「喜歡或不喜歡」的直接感受;你總要說明喜歡或不喜歡是為了什麼、或基於什麼理由。因此,觸及到「公共事務」時,我們需要說明與議論的能力。我同意這個意見,是基於什麼理由,所以我必須說明、並說服你認同我的意見。議論其實就是說服的工作。
學習面向❷ 結構組織
立意取材之後,接下來就是結構跟組織的層次。結構安排其實也是一種思考能力的訓練。文章結構這個概念怎麼來?中國和西方的傳統都有一致的說法:開頭、中間與結尾。每件事情總有一個起頭,總有中間的發展,總有結尾,這是所有事情普遍的樣態。寫作其實也是遵循這個程序而進行的。有了題目,意念與相關材料也浮現了,這時你總要開頭,先就題旨說明一下,這是介紹、引導的部分,也就是對題目本身的含意做一個整體的說明。
中間的部分就是發展。如果說引導的部分是第一段,接下來的發展便是第二段,而這中間的段落也可以就意念發展的方式有些設計。你要從正面講或從反面講,你是要舉例來說明,或者要強調兩件事情之間的因果關係……結構安排或組織,是有很多具體的方法可以訓練的。寫作某種程度是思考力的鍛鍊。你怎麼安排意念的架構、安排材料的順序,那也是一種思想的訓練。
結構組織的能力是可以訓練的,你可以跟學生一起討論大綱的形成。在第一階段討論完題目所可能提供的訊息含量(也就是立意取材)後,可以跟學生討論怎麼把剛想到的那些材料納入一個合適的架構,先預設第一段大概要寫些什麼,第二段要寫些什麼,而第三段要寫些什麼,這個時候老師跟學生的討論,就是在做撰寫大綱的練習。
學習面向❸ 遣詞造句
遣詞造句最低的要求是清楚通順,對句子的安排,或對字詞的掌握要精準,要能讀得通。遣詞造句原本是訓練學生怎麼樣把他的想法說得清楚、正確;可是現在的國語文教學中,過分強調修辭的手法與格式,往往造就學生一種較不得體的文藝腔。
修辭的功能是什麼?在口語溝通裡,只要能說出一個清楚的句子,訊息量就足夠了,可是寫作是要訓練意義更為豐富的表達方式,修辭便是其中一個可能的手法。
當我們說「朋友像一本書」時,朋友是一個概念,書又是另一個概念,「比喻」就是要把它們放在一起,找出兩者可能共通的地方。比喻手法的訓練,是一種思想的訓練,要訓練學生能跳開當下、立即與實用的需求,而把另一個事物聯想到當下關心的某個事物。因此,當我們肚子很餓時,可以用很簡單的句子說出當下的感受;但我們也可以運用聯想,把另一個意義相近但含意更豐富的狀態,連接到當前肚子餓這個狀態。這時候,就出現類似「我肚子餓得像……」或者是「我肚子餓得可以……」這樣有變化的句式。這就是「思想的翻躍」,你不滿足於日常簡單而實際的需求,想進一步把語言做更有意思的發揮。
但是現在的語文教學,太過於強調辨認什麼是隱喻、暗喻與借代等格式與區隔。那樣教並沒有多大的意義。我們應該要問的是,為什麼生命會被比喻為短暫的燭火或笨拙的演員?朋友為什麼可以像一本書?使用這些比喻時,意義在哪裡?
擴大來說,像「我從同學身上學到的東西」這個題目,就讓你能跳開自己經驗的限制,開始體認不同於自己的對方。為什麼有學者要強調文學、美學是養成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因為透過這方面的教育,可以學會去觀看別人,去體諒別人;將別人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經驗,他會學習寬容,學習接受。
學習方法❶ 用「學習檔案」取代一篇篇作文
寫作訓練不一定要求學生的每一次作業都是成篇的,中間過程的練習也很重要。老師何必要每一篇都讓學生很努力、經過奮鬥寫出來之後,你又很辛苦的批改?現在老師花很多時間批改作文,這種努力與方向不見得是對的。我常常很納悶,教育行政人員去抽查老師的工作,往往是看作文有沒有仔細批改,在學理上這種批閱是不可思議的。批閱作文,原則上應該儘量不要更動學生的內容,而應該只指正文法或文句的錯誤,或提示架構與意念的安排組織。
另外一個錯誤的抽查方式就是完全倚賴篇數的指標,只論篇數,只強調一個學期要交幾篇作文。但是就不同程度的學生而言,八篇和四篇的意義是有不同的。重點應該是把學習看成一個過程,尤其是這種需要長期累積培養的能力,並不是單靠寫幾篇沒有經過有效指導而完成的作文就能達成的。
老師或教育行政人員應該用「學習檔案」的概念去看待學生作文的成效,從題目、大綱、段落,每一個階段都有充分的練習和討論,最後可能只完成一、兩篇作文,卻是經過不斷重複調整與修正後的作文。
在學習檔案中,也可以涵蓋很多不同形式的寫作練習。譬如像英、美的中小學生就有寫購物清單的練習,購物單是你對事物搜尋與分類的能力,所以購物單也可以做為一種寫作的練習。
學習方法❷ 同儕批閱取代老師批改
同儕批閱(peer review),是作文教學中很重要的方法。讓兩、三個同學一組,相互討論、相互批改,功效會比一個老師改了他的作文影響要大。老師的批改對學生的影響,往往在於老師的鼓勵,可以讓學生更有信心,可是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改進,不一定有具體的收穫。但在三、五個同學相互批改的時候,你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學生都有。
有些平常看起來不大會寫作的學生,或許是很好的批評者;他自己寫不來,可是在批評別人的文章時滿面光彩,是很有條理的。如果能給他幾次機會,看多了,批評多了,難道他就不會開始下筆寫嗎?我很鼓勵時間不夠、但學生又太多的國中、高中老師,能夠善用同儕批閱的教學方式。
運用同儕批閱時,要有一些方法。例如先讓學生討論一段,而不要用整篇,整篇討論會失焦。譬如說要訓練學生的描寫能力,你可以舉眼前看到的一個事物,要學生用單一段落描述那個事物,然後讓同學根據那一段落來討論彼此的寫法。
同儕批閱也可以適度解決學生程度不同的問題。老師應該有能力去判斷學生的程度,而在同一個班級中做能力分組。差一點的同學就寫一個段落,他們互相討論,也可趁此增強信心;好的學生可以天花亂墜,互相激勵。所以同儕審閱的前提是必須先掌握學生的能力,做適當的分組。或者,也可讓彼此談得來的同學成為一組。分組的功能很大,它比老師一對四十個人的教學還更有成效。
學習方法❸ 結合閱讀和寫作
有一種說法是,多閱讀自然就會寫作。當然,我們要鼓勵學生閱讀,因為「輸入」的東西愈多,「輸出」就愈有可能。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輸出」其實是牽涉到另外一套程序。其中,大綱與摘要的練習,就是結合閱讀與寫作很好的方法之一。
我的意思是說,語文其實是一種技能,就像游泳、打球、彈鋼琴一樣。所有有關技能的學習,都是有步驟、有路徑可以教的。為什麼寫作沒有?寫作應該有,只是這套知識在中國傳統裡沒有被發展出來。
閱讀最重要的訓練是學習做摘要。做摘要不只是寫讀後感,而是表達這本書、這篇文章到底說了什麼。不是個人的自由發揮,而是很忠實的把作者的意念再現出來。要先能如實呈現原來的內容,再談個人的引申。現在學校讀書心得寫作,往往顛倒過來,還不確定學生是否理解書中的內容,還沒有訓練他們如何用簡單的語言掌握作者原來的意念,就直接讓他們自由發揮,這並不是很好的訓練。
家長可以比補習班的制式訓練做得更好。家長不妨每天花一點時間問問孩子:你今天做了什麼?在學校學了什麼?訓練他搜尋材料、組織材料的能力。當孩子開始要講他今天發生的事情時,就是在學習搜尋材料,同時試圖給材料一個次序。
美國詩人羅伯.佛洛斯特(Robert Frost)提過一個有趣的比喻,寫沒有限制的自由詩,就像打網球時沒有網,那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因為限制本身就是一種樂趣。寫作當然有一些格式化的東西,很多人會反對,認為是抹煞創意,可是那個架構本身其實是思考與反應的訓練。你要怎麼努力發球,把一個球打過網,打到對方那邊而且在界內,這個能力是逐漸養成的,寫作能力也是如此。
留言列表